返回列表 发帖

视频监控技术大变革时期如何能不再纠结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正受到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监控系统作用和功能被认可,各行各业都表现出巨大的需求,视频监控已成社会管理、环境监控、业务监管、状态控制,特别是公共事务管理的首选和必备手段。同时上级领导、主管部门也对监控系统建设及取得的效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从上到下对视频监控都表现出巨大的、刚性的需求。

  另一方面,早期项目和建成系统反映出的许多技术问题与不足,系统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缺欠和管理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系统获得的信息量巨大,但应用水平低。同时系统建设投入大,实际效益却与期望差别较大。显然,这方面的压力是监控技术发展负面的因素。

  在这两个压力的相互作用下,加之视频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而其成熟度和实际效果并未得到实践的证明,致使用户在进行选择时犹豫不决。因此有人评论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正处于进退两难、举棋不定的纠结状态。

  视频监控技术要想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走上新台阶,解开纠结,必须要重新、全面地规划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技术指标和技术构成。在纷繁的技术环境下做出正确、可行的选择。希望安防技术工作者,不是一味地宣传什么趋势、潮流,呼唤新时代的到来,而是把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的实质、它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以达到的限度(技术限值)、特别是它们目前的成熟性、适用范围及应用的切入点告诉大家。

  增加量、提高质

  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建设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许多小系统也需要通过联网进行整合,大型化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趋势。但正是这种大型系统突现了上述的负面问题。因此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监控系统应用时,是通过增加量来实现系统的大型化,还是努力提高质量来提高系统的效能,成为须首要决定的问题。

  在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模式上,增加摄像机的数量,扩大系统的覆盖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它会加剧上述问题,导致更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单纯的提高摄像机的数量,并不能解决看不见、看不清、系统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质,意味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然而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功能、性能和成熟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度。即使大家寄予厚望的高清摄像机、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不见、看不清、看不了的问题。看不见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摄像机,看不清通常不是由于摄像机分辨率不够,而看不见、看不清的时候无法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处理并不能生成没有获得的信息和恢复丢失的信息。所以提高系统的质,并不是看不见增加摄像机、看不清换高清、看不了上智能这么简单的事,而是一定要采用新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在系统设计上进行创新。

  重视摄像机合理布局的设计

  要重视摄像机合理布局的设计,要从不同机型的选择、组合和安装方式,方位、数量、照明等方面综合考虑,统一规划;不能孤立地、一个点一个点地规划摄像机的选型和配置。要建立监控区的概念,根据其性质和要求,通过多个摄像机形成有效的覆盖。“有效覆盖”不是传统的摄像机视场的无缝拼接(无死角),而是通过摄像机的组合,保证在监控区内,目标和事件的捕捉率达到规定的几率,如一个目标在监控区内活动,可以获得的一定数量的图像。按无死角的思路去设计系统,只能是增加摄像机来提高覆盖,是没有限度的;有效覆盖则是按规定的要求去设计系统,追求系统的综合效果、最优性价比,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哲学。

  加强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

  要加强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视频监控系统原本就是依此设计的,实时监控是系统的基本功能,毕竟人的观察是发现稍纵即逝的事件(信息)和实现快速响应的最好方式。
无论系统智能化程度多高,实时监控都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然而目前许多系统已弱化了这一功能,甚至不具备实时监控的条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已转变为事后查证(信息存贮)。主要表现为:图像显示环境的人机关系不适合于人的观察;系统的控制不便于针对目标或事件的监控。所以加强实时监控功能一定要改变系统设计思路和理念,并在系统结构上实现创新:
  · 要专门设计系统的监控位,建立较好的观看环境(屏幕的布置和人机关系),保证系统具有监控适当数量图像的能力;加强值机人员的培训并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提高观察方法和技巧,提高通过实时监控发现事件及其动向的能力;

  · 要改进系统的结构,监控位应具有(经授权)自主生成局域的或以事件为中心的子系统,子系统的摄、存、控可以独立的管理和操作。这样的子系统可以按事件记录图像信息(看与录的内容一致)和以事件为特征进行图像检索。

  建立报警提示的功能

  要建立报警提示的功能,报警联动、切换图像是安防系统的传统功能,这一功能现已弱化,主要是没有合适的探测手段。对开放环境,确实不能像封闭性局域系统一样,使用入侵探测器来触发报警,切换相关图像。可以采用人机互动(巡逻人员报警,报警按钮),形成报警触发机制;在这方面图像智能分析可能会有所作为,通过对不规范行为的识别、及时提示、警告,记录信息、传送警情(图像),也可适当采用图像智能分析技术提示值机员、切换图像来提高监控的效率,避免遗漏。

  加强系统深化应用

  要加强图像搜索、过滤、关联、综合分析技术的研究,提高图像,特别是存贮图像的应用水平。所谓深化应用就是把有用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提取、记录、整理出来。

  数字、模拟

  很多人认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很成熟、很普及,实则不然,目前、数字视频系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它真正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真正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也不多。人们一直在对数字、模拟两者的技术优势、经济性和适用性进行权衡、比较。视频监控技术“三化”的趋势确实不是新概念,但远未实现。数字化是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或前提,必须将数字视频技术本质的优势表现出来,并选择适当的切入点,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才有可能得到广泛的普及。

  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模拟系统会完全被替代,即使数字系统广泛的应用了,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局域性的系统中。两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各具优势(技术、标准化、经济性和图像质量),很多情况下,模数混合方式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数字化的本质优势在于可以获得和表达更加丰富的信息,并能较大的降低系统开销(资源的占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一定要获得很高的图像质量(比之模拟系统),才能得到市场真正的认可和接受,因此系统的设计思想应从在规定的(通常是窄带的)资源出发来设计系统可达到的图像质量,转变为以规定的图像质量要求去规划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高清摄像系统是视频监控数字化的切入点。在视频系统数字化的进程中,有过最后一根视频电缆多长,既在什么地方进行模数转换的问题。真正的高清摄像机(数字机)没有这根电缆,实现了全系统信息流的数字化,同时传送高清的图像格式(保证高清图像质量),因此是真正的数字化系统。

  数字化视频监控的实现途径

  数字化(高清)视频监控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HDcctv和网络视频。

  HDcctv,由广播电视系统SDI方式发展而来,从系统结构上看:它是传统监控模式的延伸,核心的特征是闭路的结构和传输介质的专用性。它对摄像机输出的视频流不分包、不压缩,所以传送图像不失真、不抖动、实时性好,为系统后台的图像智能分析提供最佳的图像。这样的结构利于系统从标清到高清,从模拟到数字平滑的转换,或构成标/高清、模/数混合系统。平滑转换并不意味着完全兼容,所谓“插上就用”是不对的,认为它与模拟视频是完全相同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系统中采用的同轴电缆或BNC连接器与模拟CCTV系统中的产品在性能上完全不同。
安防知识网

返回列表

精品播报 关闭


中国智能建筑节能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建筑节能是智能建筑行业内多年的热点话题,也是千家网一直关注的部分。本文将揭开在建筑节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发展节能产业谋求对策。据数据显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