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物联网技术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加速发展

当医院遇到物联网,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前者在新医改的指导下逐渐转型为基础医疗服务平台,后者正在从单点应用向全网络平台应用转型。

    走近医疗物联网

    如果在路上随便问个路人:“你愿意去医院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人们不愿意去医院,一方面由于去医院多是就医,谁都不愿意病痛缠身;另一方面,则是和当前就医难的大环境有关。

    为此,一些医院开始了医疗物联网的建设,通过对患者、医疗设备进行自动识别,优化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既构建了一个实时监控和预警反馈有机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病人“看病难”的问题。

    新医改突围

    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医院,从和一些患者沟通的结果看,患者普遍不满意现有的就医环境,“耗时、费力、贵”是患者对医院的普遍印象。一位患者无奈地告诉记者:“一般像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我们都不来医院看,实在是耗不起这个时间,挂号、交费、化验、拿药哪项都要排队,如果化验的项目多,光交费就要排好几次队。所以如果我们来医院,最少要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专门负责排队。”

    据记者观察,医院挂号、交费、取药以及化验、影像等检查环节人员滞留情况最严重,宽敞的大厅和走廊到处人头攒动。在这样的就医条件下,感冒患者在医院所耗费的时间至少要半天左右,另外,如果去一些病患扎堆的大医院就医,不但半天时间远远不够还要起大早排队挂号。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体系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欠佳让医院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易放难收。再加上医疗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患者辗转于不同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和繁琐手续更是耗时耗钱,这就造成了公众对当前孕妇公共医疗服务现状的怨声载道。

    新一轮医改方案的推进无疑是物联网在卫生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医改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患者在医院中挂号、划价、收费与报销将经由网络直接进行,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而在解决“看病贵”方面,物联网使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的各环节透明化,不仅对药品加成产生有效监督,也对用药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记者观察到,医疗信息化的利好逐渐在就医环境中体现出来,虽然目前各医院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排队现象,但是纵向对比,排队时间有了明显变化。以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产科为例,以往由于产科患者多为孕妇孕检,就医时间、频率以及检验项目相对固定,因此产科是整个医院最“热门”的科室之一,从周一到周五,产科的走廊座椅上都挤满了孕妇。

    家属为了快点结束检查,想出了各种方法,几乎达到了“见缝插针”的水平。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患者与家属的“自救”方式也凸显了医院流程控制的缺失。为此,一些医院进行相关改革和改善。据了解,潞河医院在进行了一系列信息系统升级后逐渐改善了就医流程,现在每个科室都安装了候诊指示牌,实时显示患者就医的排序和自动分诊后的诊室。虽然仍旧无法准确显示就诊时间,但是患者不用再寸步不离地守在分诊台候诊了,大大缓解了分诊压力。即使是在就医流程中的“死穴”——影像科,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医改进行三年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排队挂号、交费和拿药的时间长,但医生问诊和检查时间较短)的问题逐步缓解,患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
信息化推动力

    2012年4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一座不起眼的二层楼里,副院长赵跃华给记者描述了顺义区医院与体制弊病打的一场遭遇战。北京顺义区医院是一家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开设病床780张,2011年门急诊量130余万人次,是北京市电子病例试点医院之一。“这130万人次的门急诊量,其中至少有60%是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的。”在赵跃华看来,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首先要从分级医疗入手。

    “病人就医应该先去社区医院,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转到二级医院,依此类推。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分流,解决病人扎堆大医院、社区医院却很少有人问津的问题。同时,社区医院对病人进行第一轮筛诊后,由社区医院完成二级医院的预约挂号,这就提高了病人挂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避免病人病急乱投医,也减少了二级以上医院的门诊压力。”赵跃华说道。

    但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制约着分级医疗的开展。据了解,我国每1万人中只有14名医生,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医疗资源十分匮乏。同时,大量优秀医生集中在大医院,不愿意去社区医院,也造成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改革推进举步维艰。

    物联网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全新的诊疗模式可以把目前大多数医院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方式转为预防和康复,降低医疗资源使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现有通信网络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把不同地区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对病人病情进行检测,随时调整用药或提醒病人入院进一步检查。例如,为慢性病患者配备了传感器,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测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身体状况,这样患者不必往返于医院,医生也能得到患者的身体状态信息,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异常情况。在美国,仅仅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每年就能减少10亿美元的住院治疗和急诊费用。

    目前,顺义区医院在院长刘峰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完成了物联网AP在全院的覆盖工程。赵跃华表示,下一步将开展各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
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另一家“钟情”于物联网应用的医院。与顺义区医院不同,在院长王强看来,在新医改的要求下,医院能否科学高效地使用、运营和管理医院的资产,这既关系到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也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安全。

    目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0%以上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HIS、PACS、EMR等40多个系统,在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做出自己的特色。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遇到的难题是,医院设备资产种类繁多,产品更新速度快;管理分散、职能弱化、管控失据;管理过程不完善、统计归口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数目不清等。

    王强表示,医院总库房记录在案的资产仅占全院实际资产的20%,各类二级库房的数据显示了30%的资产,剩下50%的资产则散落在各楼层科室。无法摸清“家底”让王强很头疼。

    为此,医院采用了医惠科技集团开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这套资产管理系统基于IBMMaximo和IBMRTAL产品平台,应用了物联网、信息集成、事件智能触发和流程智能驱动技术,实现医院资产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包括信息智能采集、事件流程驱动引擎和资产管理平台三大平台组件;实现了医院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完善医院人、财、物等各项医疗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以IT技术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水平和医院资源合理化调配,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和保障能力。

    医疗物联网谨慎前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医疗监护设备无线化,最终的目标是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已经逐渐开展起来,北京市地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等医院都陆续开展了此项目,涉及的应用包括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供应室质量追溯系统、ICU设备定位管理系统、医院资产管理系统等。

    医惠科技总经理章笠中表示,2012年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力年,目前医疗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有两个,其一是实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物联网的三网合一,其二是从单点应用发展为平台化应用。

    物联网技术需要物、技术和网络的三方配合。和传统物联网实现形式不同,医惠科技开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承载数据传输。传统的RFID传感网解决了信息采集和对象状态感知的问题,但医疗物联网应用最终的数据展现还是要应用到LAN或者WLAN上面。物联网AP能够同时提供“WI-FI”无线网和RFID传感网的应用,所以它不仅能够实时监控和记录医疗对象的位置和状态信息,从而确保数据完全地反应了患者最新的信息,同时支持将信息通过集成的WLAN功能进行传递,完善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的数据传输部分功能。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消除医疗差错、节省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时间以及降低数据录入成本。

    当然,物联网给医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些新的问题:相关产业是否能够与医疗领域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公开,管理部门是否能够打破条块分隔、实现资源共享,此外编码标准的统一、行业监管规则的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等也是我国物联网发展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同时,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连接点——电子标签的成本也不容忽视。结合目前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只有特别需要强调移动的地方才会优先考虑RFID技术。目前,低频无源电子标签的最低价格在20~25美分之间。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普及,物联网带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疗成本节省以及病人本身减少的重复检查开支,都会抵消电子标签的费用。

计世网

返回列表

精品播报 关闭


CCD摄像机未来技术发展方式及方向分析

  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摄像机的核心器件。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因此其性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