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门禁识别如何兼顾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

本篇文章来源于安防知识网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了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是我国兑现在斯德哥尔摩气候会议上对全球各国的减排承诺,尽到一个大国的责任。
  安防产业是我国目前的朝阳行业之一,除了为我国的安全防范鞠躬尽瘁,还为GDP和就业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因此,安防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产业升级,为全球节能减排、环保低碳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作为安防行业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禁识别,应该如何兼顾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呢?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门禁系统只有两种:接触式卡与非接触式卡门禁系统。接触式卡要求持卡者将门禁卡与识别器相接触,以读取卡内信息;而非接触卡门禁系统的门禁卡在距门禁识别器的可识别距离内,就可以进行信息识别与记录。这两种主流门禁识别系统可以说识别度高,准确率高;门禁卡体积小,携带起来方便。但考虑到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的人口大国,假如有一半人手持一张门禁卡,门禁卡的发行数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了;再加上现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有一张门禁卡:公司和小区的各一张、银行卡和公交一卡通等等门禁卡,那么门禁卡的数量绝对是无法估量的。即使现在已经有了新型的PETG一卡通材料,对卡资源的浪费也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就笔者的观点来说,门禁系统要实现节能减排、环保低碳,我们可以全力发展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和手机一卡通门禁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指纹识别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不仅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最重要的是符合节能环保的大趋势。指纹门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抛弃传统的门禁卡,只需要把手指接触或者在近距离内扫描,即可识别成功,大量减少了门禁卡的生产。不过,指纹门禁也并非是完美无缺,例如手指不能有所损伤,否则识别器无法正确扫描指纹;指纹门禁的价格还比较高,还没大量普及等等。不过,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当若能全国普及开来,在节能环保方面必定有着非凡的贡献。毕竟它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大量的门禁卡生产,大大缓解了废弃门禁卡的环境污染。除此之外,生物识别技术对产商的技术研发实力有一定要求,在产业上不升级,不接受新鲜事物的厂商必定会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淘汰。
  随着上海世博会采用了手机门票这种全新的门票媒介,手机一卡通正式高调登场。RFID-SIM芯片的出现赋予了手机除了传统的通信功能之外,还实现了金钱交易和门禁功能。手机一卡通的出现,让门禁+钱包+公交卡实现真正的“一卡通”。据笔者通过走访各小区调查后发现,不少小区除了采用指纹识别门禁之外,还有就是以手机作为门禁卡来使用了;同时,不少新楼盘也把“手机门禁”作为新的销售卖点,吸引新业主。
  集成了门禁+钱包+公交卡的手机一卡通的出现,除了能减少本文所重点提及的门禁卡的生产之外,银行卡和公交卡这两种卡类产品的生产也会大幅度减少,真正降低了这种以PVC或PETG为材料的一卡通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了卡类产品的环境污染。
  当然,手机一卡通也是存在着弊端。如果手机被盗了,具备门禁+钱包+公交卡的手机一卡通将会是一个安全隐患的定时炸弹,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都没有保障;同时,补办一张新的手机一卡通也许需要繁琐的手续以及“光顾”多个部门。不过,瑕不掩瑜,手机一卡通确实兼顾了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兼顾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两者的平衡,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广大厂商和消费者的全力配合。我们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绝对不能忘记节能环保,否则就是“丢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返回列表

精品播报 关闭


中国智能建筑节能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建筑节能是智能建筑行业内多年的热点话题,也是千家网一直关注的部分。本文将揭开在建筑节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发展节能产业谋求对策。据数据显 ...


查看